數學
校本課程
數學科校本課程由一年級開展,教師因應學生的能力及學習需要而調適學習內容,
設計合適的工作紙,於一年級下學期教授二年級部份課題,並拾級而上。
展望於六年級下學期教授中一部份課題及內容,讓學生為升中作最好的準備,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。
課程宗旨
- 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
- 誘導學生理解及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技巧
- 發展學生的思維、傳意、解難及創造能力
- 培養學生的「數字感」和「空間感」;欣賞數和圖形的規律及結構
- 透過基礎數學知識,加強終身學習的能力
課程目標
1. 知識方面
協助學生理解及掌握以下各項的基本知識:
- 數
- 圖形與空間
- 度量
- 數據處理
- 代數
2. 技能方面
協助學生培養下列各項技能:
- 進行整數、分數、小數和百分數的基本計算,包括心算及筆算;
- 探究數和圖形的規律及結構;
- 估算和估量的基本策略;
- 「數字感」及「空間感」;
- 搜集及分析數據;
- 學習對事物觀察、分析、理解及作判斷;
- 運用數學語言作為傳意工具;
- 建立及解決問題;
- 運用現代科技去學習數學。
3. 態度方面
協助學生培養學習數學的態度:
- 學習數學的興趣;
- 欣賞數和圖形的規律及結構;
- 有信心學習及運用數學知識;
- 獨立思考及克服困難的精神;
- 樂意與別人合作和重視他人的貢獻;
- 仔細計算及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。
(參考資料《數學科課程指引,2000》)
校外比賽
華夏盃結果(2017-18)
| 一年级 |
| 二年级 |
| 三年级 |
| 四年级 |
| 五年级 |
| 六年级 |
|
1 | 溫綽楠 | 一等獎 | 楊文鑫 | 二等獎 | 朱巧瑜 | 二等獎 | 蔡銘灝 | 一等獎 | 沈皇亦 | 一等獎 | 劉冠宏 | 二等獎 |
2 | 林熙彤 | 二等獎 | 莫家富 | 二等獎 | 黃昊天 | 二等獎 | 鄭權鋒 | 一等獎 | 張倚蓁 | 二等獎 | 余俊錦 | 二等獎 |
3 | 張梓怡 | 二等獎 | 王盛懿 | 二等獎 | 莫雯茵 | 二等獎 | 呂承宗 | 一等獎 | 陸美淇 | 二等獎 | 黃煒鈞 | 二等獎 |
4 | 陳祥盛 | 三等獎 | 黃煒軒 | 二等獎 | 張樂樂 | 二等獎 | 趙梓謙 | 二等獎 | 黃佳欣 | 二等獎 | 劉承彥 | 二等獎 |
5 | 蔡博雅 | 三等獎 | 曾羨瑜 | 二等獎 | 廖德政 | 二等獎 | 許方均 | 二等獎 | 方泳傑 | 二等獎 | 郭智軒 | 二等獎 |
6 | 陳柏汶 | 三等獎 | 林煥熙 | 三等獎 | 吳善恆 | 二等獎 | 劉浩旻 | 二等獎 | 李嘉熙 | 二等獎 | 梁鎧伊 | 二等獎 |
7 | 馬梓軒 | 三等獎 | 陳至形 | 三等獎 | 鄺頌珊 | 三等獎 | 巫家瑜 | 二等獎 | 梁善智 | 二等獎 | 廖錦培 | 二等獎 |
8 | 王冠皓 | 三等獎 | 陳依彤 | 三等獎 | 彭振喬 | 三等獎 | 趙超樾 | 二等獎 | 易智朗 | 二等獎 | 張澤叡 | 二等獎 |
9 | 許正大 | 三等獎 | 陳彥羽 | 三等獎 | 張鈞貽 | 三等獎 | 傅正昊 | 二等獎 | 付仲軒 | 三等獎 | 溫嘉琪 | 三等獎 |
10 | 李享權 | 三等獎 | 駱毅 | 三等獎 | 李澤希 | 三等獎 | 陶小雨 | 二等獎 | 蘇釗民 | 三等獎 | 周祺瀚 | 三等獎 |
11 | 鄧少軒 | 三等獎 | 吳庚展 | 三等獎 | 李讓嘉 | 三等獎 | 阮樂垚 | 二等獎 | 袁子林 | 三等獎 | 何淑鏵 | 三等獎 |
12 | 黃智鴻 | 三等獎 | 何國亮 | 三等獎 | 呂翹森 | 三等獎 | 黃樂然 | 二等獎 | 張旭昇 | 三等獎 | 李錦鴻 | 三等獎 |
13 |
|
| 劉翰諾 | 三等獎 | 黃綽軒 | 三等獎 | 盧桌燃 | 三等獎 | 周文傑 | 三等獎 | 盧熙賢 | 三等獎 |
14 |
|
| 黃汶欣 | 三等獎 | 陳冠衡 | 三等獎 | 沈航亦 | 三等獎 | 駱謙 | 三等獎 | 羅慶深 | 三等獎 |
15 |
|
|
|
| 許榮炫 | 三等獎 | 黃鎧妍 | 三等獎 | 林俊樺 | 三等獎 | 薛宇康 | 三等獎 |
16 |
|
|
|
| 蔡思晴 | 三等獎 | 王嘉琳 | 三等獎 |
|
| 鄭欣琪 | 三等獎 |
17 |
|
|
|
| 蔡靜儀 | 三等獎 | 梁力勤 | 三等獎 |
|
| 王俊彭 | 三等獎 |
18 |
|
|
|
|
|
| 駱言 | 三等獎 |
|
| 李浩生 | 三等獎 |
19 |
|
|
|
|
|
| 潘志朗 | 三等獎 |
|
| 梁梓林 | 三等獎 |
20 |
|
|
|
|
|
| 王寶堯 | 三等獎 |
|
| 譚晉曦 | 三等獎 |
第四屆全港小學數學挑戰賽初賽(2017-18)
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第二十五屆香港小學數學奧林匹克比賽(2017-18)
1 | 3A | 朱凱琳(銀獎) | 1 | 4A | 蔡銘灝(金獎) | 1 | 5A | 陸美淇(銀獎) | 1 | 6A | 溫嘉琪(銀獎) |
2 | 3A | 彭振喬(銅獎) | 2 | 4A | 鄭俊希(銀獎) | 2 | 5A | 沈皇亦(銀獎) | 2 | 6A | 黃煒鈞(銅獎) |
3 | 3C | 劉鑑恩(銅獎) | 3 | 4B | 鄭權鋒(銀獎) | 3 | 5A | 陳瑞林(銅獎) | 3 | 6A | 劉冠宏(銅獎) |
4 | 3D | 廖德政(銅獎) | 4 | 4A | 林子傑(銅獎) | 4 | 5B | 梁善智(銅獎) | 4 | 6A | 劉承彥(銅獎) |
|
|
| 5 | 4A | 陳俊樂(銅獎) |
|
|
| 5 | 6A | 余俊錦(銅獎) |
|
|
| 6 | 4A | 蘇卓恒(銅獎) |
|
|
| 6 | 6B | 梁鎧伊(銅獎) |
|
|
| 7 | 4A | 容逸然(銅獎) |
|
|
| 7 | 6B | 廖錦培(銅獎) |
|
|
| 8 | 4B | 傅正昊(銅獎) |
|
|
| 8 | 6B | 盧熙賢(銅獎) |
|
|
| 9 | 4B | 呂承宗(銅獎) |
|
|
| 9 | 6B | 羅慶深(銅獎) |
|
|
|
|
|
|
|
|
| 10 | 6B | 黃懿(銅獎) |